用广宇的眼光即几何的眼光看万类,一类是有限空间移动体;一类是有限空间驻留体。客车是第一类,房子是第二类。天体是第一类,高山大树是第二类。第一类与第二类是关联着的。使用眼光的观察者和判断者必寄生于第一类天体,其周围必有第二类可作对第一类的参照系提供合理判断。否则,无从判断。
使用眼光的观察者自身属于第一类有时表现为第二类。因此,使用眼光的观察者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状态交替表现者统一者。这个矛盾在实践量子(个人)精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实践量子的纠缠态成为潘建伟团队研究的现实课题。马克思说“人的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实践量子的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是等价的。用实践量子的观点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和人的意识以及人的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这“最高的神性”与“量子纠缠现象”联系起来。这个“量了纠缠现象”是那个“最高神性”的形象载体和物质承担者。它们是同一个实践量子意识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活动。
实践量子意识过程的二重性因此由全能农民讲习所揭示出来。
这是中国量子科技文化哲学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与马克思发现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的二重性可媲美!全能农民的划时代伟大胜利!
|